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top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新浪财经《保险新篇章》对话中英人寿总经理崔巍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 :2024-09-26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有鉴于此 ,新浪财经年度策划《金融新篇章》特别推出《保险新篇章:高质量发展之路》系列访谈栏目 ,深度对话险企高管,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 ,寿险业发展延续承压与深度转型态势,经历了20多年高速增长的寿险业正面临转型攻坚期  。寿险业如何平稳穿越周期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保险机构如何企稳运营 ,在行业转型发展中迎接市场考验?本期《保险新篇章》对话中英人寿总经理崔巍 。

谈及当前市场环境,崔巍表示 :“中国寿险业正面临宏观经济调整周期、行业转型周期以及政策调整周期重叠所带来的挑战 ,其本质是过往旧发展模式与当下新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当前随着监管、保司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行业已逐步驶出转型发展深水区。”

“过往几年,保险行业的新单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以传统增额寿险为代表的保险产品拉动,随着预定利率持续下调,其收益比较优势逐步减弱,过往几年保险依靠信用差与利差的生存逻辑不再具备发展基础。”崔巍指出 ,这就需要险企提质增效 ,升级营销逻辑,打造以产服 、队伍、营销 、机制、品牌为基础要素的中台驱动力 。

寿险作为一种长期性的金融工具,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风险管理能力,为家庭和个人提供稳定而持久的财务安全保障 。面对市场考验,中英人寿秉持“守正出奇”的核心理念 ,将稳健与创新进行巧妙融合 ,成功开辟出一条投资经营的新路径。这一路径紧密贴合寿险作为家庭经济安全基石与长期财务规划伙伴的核心属性,同时深入挖掘并高效运用保险资金的独特优势 ,灵活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对此 ,崔巍介绍道:“当前环境下,一方面中英人寿精准把握市场动态 ,紧抓利率波动长久期利率债的交易机会,将长久期利率债作为配置盘的主战场,锁定长期稳定收益来源的同时,还能有效对冲市场短期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活钱’的资金优势,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资产配置,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平衡。”

此外,随着逆周期监管的逐步深入 ,强化资产负债统筹联动将贯穿险企经营管理全链条各环节 。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夯实资本结构 ,实现期限结构 、成本收益 、流动性 、偿付能力的最优平衡将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某种程度上,保险行业是一个逆周期行业。”崔巍进一步阐述道 :“随着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寿险行业也步入了复苏期。社会对保险行业的认知正在从外部的理财功能向内部的健康管理 、养老保障以及财富传承转变 ,这些转变将为寿险行业发展带来时代机遇与广阔的市场空间。”

面对市场新形势,崔巍对行业新出路作出展望 :“最好的‘对策’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重构行业高质量发展底层逻辑,客户需求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内生能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行业未来的竞争 ,本质上是经营效率的竞争 。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保险发展观 ,坚守长期主义 ,回归保险本源 ;另一方面,要以满足客需为战略落脚点,充分挖掘保险的功能性作用,充分利用资源禀赋,锚定客群,构建客户经营能力。”

同时,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至关重要 。“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与落脚点 。‘五篇大文章’的最大意义在于为保险机构提供了转型路径,解决了保险机构在‘金融强国’大背景下的战略定位问题 。”崔巍介绍道,中英人寿发力养老金融,深入布局康养产业,以数字化手段优化养老金融服务。


以服务新质生产力为牵引践行保险责任 ,在行业高质量发展蓝图中找准发展坐标


崔巍作为有着丰富险企工作经验的“职业经理人” ,是保险行业转型期新生代管理者的代表之一,对保险行业有深入的见解。谈及行业发展历程,崔巍表示:“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保险业一直充当着中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排头兵角色 ,始终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开放迈进,是中国金融服务中开放最早、开放力度最大的行业。”

回顾我国寿险业40余年来的发展历史 ,崔巍指出,其演进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0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2010年):

以规模为导向  ,效仿和借鉴西方保险发展体系,聚焦保障型需求(数量缺口) 。

2.0阶段(2011年至2017年):

结构性分化 ,注重结构调整与质量发展,呈现出分化趋势,聚焦结构性需求(结构缺口)。

3.0阶段(2018年至今) :

科技驱动,需求引领之下,亟需再定位 、再规划和再出发,聚焦产服质量(质量缺口)。

目前,我国寿险业正处于穿越周期的关键阶段 ,亟需抓住新的增长点,寻求高质量发展。

崔巍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目前行业负债端、资产端 、资本端所面临的问题:“在负债端,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再次下调,过往几年保险依靠信用差与利差的生存逻辑不再具备发展基础。

资产端总体上压力有所缓解,信用风险敞口逐渐收窄,基本出清,随着负债端潜在利差损风险的逐步化解,增量化存量的速度明显加快,将与投资端形成新的平衡。在资本端,随着逆周期监管的逐步深入 ,强化资产负债统筹联动将贯穿险企经营管理全链条各环节。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也将成为险企的经营重点 。”

新的机遇正在新形势下萌芽。对此 ,崔巍表示:“对于寿险业的变革发展来说,最大的‘形势’是解码中国式现代化 ,在此进程中 ,保险业‘大有可为’,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保险作为风险管理者、风险承担者和投资者的统一体,要自发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要自觉地发挥风险治理、价值创造和资源配置职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同时 ,保险业要顺应监管环境,识别未来机遇,新质生产力中蕴含新的机遇点,保险保障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和丰富 ,与时俱进树立大保险观,能更好地为经济稳健运行提供有效缓冲和风险屏障。”

面对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崔巍锚定寿险业发展现状及规律,对行业未来作出展望:“寿险业本质上属于朝阳行业 ,驱动发展的宏观动能依旧强劲 ,未来是优质保险公司的发展机遇期。新金融监管环境下 ,市场存在结构性发展机遇 ,劣质公司即将实质性出清,未来将是优质保险公司分享发展机遇的新三十年 。优质人身险公司应首要体现为业务的质量和价值 ,在长期稳健经营的前提下,追求效益与规模的平衡发展 。”


中外合资险企如何平稳穿越周期?坚持长期主义的视角和追求保险本源


作为我国加入WTO之后成立的首批中外合资险企之一,中英人寿自2003年成立以来,已伴随着中国保险业走过20余年的发展历程 。中英人寿依托与共和国同龄的中粮集团的强大实力 ,秉承英杰华集团329年的专业保险经验 ,始终以长期主义的视角和追求保险本源为做事的逻辑来指导公司的经营。

中外合资险企如何平稳穿越周期?崔巍介绍道:“股东双方的长期主义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一致,20年来初心未改  、底色相同,携手开辟了中英人寿的稳健增长之路 。中英人寿的投资策略、负债策略、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以及资本策略等 ,毫无疑问是奔向能够穿越周期的‘百年老店’长远目标 。”

今年以来,外资布局中国保险行业的步伐逐渐加快 ,发力养老保险 、再保险等细分领域,在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也为国内保险市场带来更成熟的管理经验和理念 。如何发挥中外合资险企的发展优势,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崔巍结合中英人寿经营发展提出5点举措 :

1. 深化股东与专业治理的融合,强化长期主义根基 。

中英人寿深谙股东资质与专业治理的融合之道,以中粮集团的雄厚实力与英杰华集团丰富的保险经验为基石,构筑起公司治理的长期主义框架。中英人寿强调股东双方的长期主义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深度融合 ,不仅追求业务规模的增长,更注重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以稳健的姿态和长远的眼光 ,为股东 、客户和社会创造持久的价值。通过完善董事会与监事会的治理结构,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 、透明度和前瞻性 ,为中英人寿穿越行业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强化价值经营理念,长周期考核驱动长期发展。

中英人寿将价值经营理念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建立了一套以新业务价值为导向的长周期考核体系。不仅关注短期的财务业绩 ,更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客户的长期利益。通过优化投资策略、产品设计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业务的附加值和可持续性,确保在长期的发展中能够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为股东创造更稳定、更持久的回报。

3. 做实风险管控 ,为长期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基于风险管控对于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性,中英人寿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风控体系的建设和落实。通过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 、识别、评估 、监控和应对机制,中英人寿能够对市场变化、产品风险、运营风险等进行及时有效的管控,确保公司的业务运营和资金安全。同时,中英人寿还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为公司长期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4. 深化客户需求洞察 ,以长期主义视角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 。

中英人寿始终以客户为中心 ,以长期主义的视角深入洞察客户需求。中英人寿注重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关系,通过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险解决方案。

5. 履行社会责任,树立长期主义的企业形象 。

中英人寿注重在客户心中树立专业 、可靠、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通过一系列的市场品牌活动,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 。同时 ,中英人寿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持续推动“星星点灯·关爱儿童公益计划”15载 ,用实际行动践行长期主义的价值观 ,成为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和值得信赖的保险公司。


中英人寿发力养老金融大文章,进一步探索国民营养健康解决新方案


2023年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要求发挥银行保险机构职能优势,进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崔巍阐述了自己对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见解 :“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下金融业的奋斗目标与责任使命,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与落脚点。”

面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中英人寿积极响应,将养老金融视为应对老龄化的关键抓手,紧密联结资金端 、服务端与产业端,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策源地” 。养老金融凭借其跨产品、跨客群、跨业态的显著优势,成为能够长期稳定增长的业务领域 ,中英人寿正抢抓这一“蓝海”先机 ,从养老的资金储备(积极构建养老金金融发展生态) 、服务供给(持续完善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 、产业支持(不断拓展养老产业金融业务边界)三个维度出发,深入实践养老金融的全面发展 ,以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助力构建和共享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生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近年来,保险业深入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多家保险机构积极布局养老社区,康养产业成为行业发展新“蓝海” 。中英人寿同样入局康养产业 ,2022年6月,中英人寿发布康养“YOUNG计划”,以“2类保险产品+2个养老的家+1套营养健康方案”的“2+2+1”模式满足多元养老需求,已通过合作第三方签约200余家养老机构 。

目前 ,中英人寿布局康养产业已取得一定成效 ,推出多项康养产品与服务。崔巍指出:“截至2024年7月底,中英人寿康养YOUNG计划客户数超7000 ,覆盖超2.3万家庭成员 ;居家养老覆盖医、护 、康 、养四类共66项预约和咨询服务;机构养老覆盖全国60余个城市、200多家养老机构及30余家旅居机构,共计超过10万张床位。”

未来 ,中英人寿还将进一步深度布局康养产业 。2024年,中英人寿践行“积极老龄观”和“健康中国”理念,YOUNG计划全新升级,推出“1+2+4”养老解决新方案。针对备老、初老、享老 、养老四个不同阶段的痛点和需求,升级打造差异化的“4”类综合养老服务:包含养老私人顾问、旅居养护 、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 ,“2”为两类保险产品 :养老年金保险、增额终身寿险,“1”升级为“1套养护方案”。

对此,崔巍表示:“中英人寿基于中粮集团的禀赋和优质合作伙伴的专业赋能,从中国家庭成员不同年龄、多维度养老需求出发,针对不同亚健康人群 ,聚焦打造‘精准营养’养护方案 ,通过个性化的精准营养干预预防,进一步探索国民营养健康解决新方案 ,让客户及家庭成员延长健康寿命,乐享百岁人生。”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崔巍分享了几点展望 :

1. 随着监管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的逐步显效 ,有利于行业走出信用风险周期、避免进入利差损风险周期,风险敞口逐步缩小,坚定行业穿越周期信心 。

2. 在供需两侧的同频共振下将持续改善,主力渠道逐步驶入高质量发展正周期,更好地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 ,同时提升对公司的价值创造;需求侧,居民风险意识不断提升,“生老病死残”全方位的保险保障需求持续处于高位;供给侧 ,经过持续几年的转型和调整,供给侧不断完善“保障性+储蓄性+功能型”的产品组合布局,以综合解决方案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 。

3. 随着负债成本的降低,潜在利差损风险的逐步化解,对投资端压力也将大幅降低,保险资金与负债特性相适配的跨周期、长期性优势将逐步凸显,可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体现耐心资本特性。

4. 随着行业资产负债相关情况的逐步改善 ,叠加监管在资本补充政策、偿付能力政策等方面的优化,资本市场将重燃对保险行业的信心,内源性、外源性资本补充将逐步改善。

在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浪潮中,保险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支柱之一 ,正扬帆起航,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监管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民众保险意识的显著增强 ,中英人寿将不断拓宽服务边界 ,深化保障功能,为千家万户构建起更加坚固的风险防护网 ,助力社会经济稳健发展 ,共创美好生活新篇章。



XML地图